人民日報:武漢志愿服務 蔚然成風
2021-11-02 07:36在高水平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湖北武漢市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夯實文明實踐群眾基礎,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在高水平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湖北武漢市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夯實文明實踐群眾基礎,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據悉,此次捐贈由中百倉儲與漢川新新合作社共同捐贈,中百倉儲江夏中百廣場店店長王艷介紹,中百倉儲與漢川新新合作社對接貨源,捐贈的愛心蔬菜包括絲瓜、茄子、苦瓜等,除了捐贈給紙坊街龍井社區外,還捐贈給
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設,組建志愿服務隊伍,探索百姓“點單” 、站所“送單” 、中心“派單” 、志愿者“接單” 、群眾“評單”的模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10月10日 ,山西暴雨告急,長江日報長江公益聯合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向社會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發起“心手相連,攜手共晉”共抗洪災捐贈活動,號召社會各界愛心單位、人士向山西受災群眾伸出援手、奉獻愛心。
“就想成為像媽媽那樣的人,一位甘于奉獻、沖鋒在前的黨員!
東湖風景區城鄉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到一天時間, 499名志愿者迅速集結,再次出征,不畏酷暑、不分晝夜奮戰在一線,他們的努力是我們‘武漢必勝’的底氣。
自7月10日首演以來,由武漢雜技團創作的國內首部抗疫題材雜技劇《英雄之城》用武漢雜技代代相傳的絕技、始終不斷的創新,講述驚心動魄的武漢戰疫故事,令觀眾共同感悟堅韌不屈的武漢精神,多場演出幾乎場場爆滿
2021年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文明辦副主任田冰介紹,全市15個城區共組織109300余名志愿者參與防控工作。
抗疫題材雜技劇《英雄之城》故事二《寂靜中的光芒》演出現場。
抗疫題材雜技劇《英雄之城》故事一《過年》演出現場。頻頻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武漢郵政藝術團、中國電信武漢藝術團都將優秀節目送到了觀眾身邊。
長江日報7月21日訊7月21日,小米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5000萬元用于河南省此次災害的緊急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
追光實踐隊為學生開設“寫好中國字”書法課程。據統計,今年追光實踐隊共有23名志愿者, 74名少年兒童報名參與到項目中來。
5月20日,2021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在重慶開幕,聯合國代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駐華負責人、國內知名高校學者、知名公益企業家、公益名人、各大基金會負責人等各界嘉賓等圍繞“公益數字化”等一系列話題進行分享
各個景區出臺多種措施保障安全有序,志愿者們成為了許多景區帶給游客安心、舒心體驗的主力軍。
2021年4月8日晚,武漢黃鶴樓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知名主持人康輝、朱迅和網絡主播雪梨組成帶貨天團,“接力”為全國觀眾分享荊楚好味道,為湖北公益帶貨。
3月15日上午,一場有關湖北醫務社工體系建設的會議在漢口舉行,這是“韓紅愛心·馳援武漢”項目回訪活動之一。
3月13日、14日正值周末,武漢花博匯景區迎來大量游客賞花游玩,其中有2000多名特別的客人,他們就是曾經戰斗在湖北、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當天,近8萬武漢市民或植樹造林或參與樹木養護
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可防癌的疫苗,宮頸癌疫苗自上市起就廣受關注。
本次活動既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弘揚志愿精神,也組織動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加快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新征程,以實際行動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通訊員馮玥李甜) 4日,武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楊園街四美塘社區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暨便民組團服務進社區”活動,現場掛牌成立眾成頤家養老服務中心黨支部,建設紅色養老品牌社區,讓
“不到半天,路燈就修好了,大家晚上的通行就不會受影響。
武漢市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如何得到基本康復服務?
新春伊始,一個11歲的急性闌尾炎、闌尾穿孔小患者,在洪山區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了闌尾切除手術。譚偉院長說: “新年我們將站好每一班崗,筑牢居民的健康防線。
一位76歲老人乘公交時,將裝有2000元現金紅包的手提袋遺失在車內,所幸的是,24路公交駕駛員李旺富撿到后及時交給線路管理人員保管了一夜。
沒帶身份證也并不影響,只需對著設備刷一下臉,即可完成身份認證,全程無接觸,極大地方便了獻血者。
春節前后,為了讓困難殘疾群眾能夠過上歡樂祥和的節日,武漢市殘聯系統廣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走訪慰問活動,走入全市萬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身邊。
2021年牛年新春,武漢市洪山區東湖城社區疫情防控不放松。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我們大件快遞量分別是.尤其是正月初七以后,將迎來快遞量的復蘇,很多春節值班人員將繼續拉長在崗時間,將年假延后至三月上旬、陪家人補過春節。
“雖然已經3年沒有回老家過春節,可我覺得這里也是我的家,能留在武漢和業主一起過春節,我一樣覺得很幸?!?,留漢過年的青山區117街小區物業項目經理楊艷玲說。
“工作忙時,一天能打撈六七船水草。雖說是新年第一天,他和同事們還是早早就上船作業,只為給東湖一個干凈的湖面。您暢覽東湖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活躍在水面上的“水上清道夫”呢?
2月9日上午11時30分,下沉黨員黃曉磊又準時叩開肖金昌的家門,給老人送來了可口的中餐:土豆燒牛肉、西紅柿炒雞蛋、清炒白菜薹……飯菜葷素搭配,香氣撲鼻。
列車抵達陽平關站,背著60斤的蔬菜上車時,51歲的薛清娥明顯吃力,左腳往臺階上踩了兩次試圖上車,卻被背上的一大筐蔬菜重重地往后拽著。
煮餃子、做編織、寫春聯、演節目……5日 ,漢陽區永豐街徐灣社區的“婦女微家”巾幗志愿者們紛紛行動起來,用各自擅長的本領為留漢過年居民送去溫暖和祝福,幫助他們安心度過春節。
1月31日,記者獲悉,由武漢多個民間志愿者團隊捐贈的愛心物資,包括防護服、口罩、護目鏡、醫用手套、帳篷、方便面等20多個種類的醫療和生活物資現已抵達吉林。
28日上午 ,在江灘志愿服務之家的“迎新春·送春聯”送福新春活動上,市民領取春聯和福字感受年味。
“從貧困戶到脫貧戶,現在奔小康,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離不開國家的扶貧政策,也離不開對口幫扶單位的鼓勵和扶持?!?/p>
王撼東(右)將幫居民采購的物品交給防疫工作人員。
中國光彩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表彰大會22日~ 23日在京召開。
21日上午,四家建筑施工企業向武漢市江岸區紅潤保潔服務公司的20名環衛工人,以及江岸環衛集團清掃二公司等該區其他3家環衛公司的環衛工人們送去“暖心大禮包”
為了向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凡舉動的英雄致敬, 1月19日,水滴公司與中華慈善總會共同發起“平民英雄守護”項目, 1月22日起,水滴將聯合武漢晚報在武漢地區尋找“平民英雄” 。
村里配建的100多個停車位,廣告位都能收費,每個月民宿、咖啡館等商家還要支付商業物業費。2020年放牛村物業收益達到100多萬元,每個村民分紅500多元。
隆冬時節,寒意正濃,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西寧市最低氣溫突破零下15攝氏度。而在馬蘭芳做饃饃的廚房里卻溫暖如春,一籠籠冒著熱氣的饃饃新鮮出鍋。
17日上午 ,武漢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167名志愿者特意從三鎮分頭趕往武漢血液中心獻血。
1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經評審,共評選出60個優秀案例,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武漢這一刻》微紀錄片欄目入選。
11月1日上午,2020年湖北省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舉行,倡導推廣全民終身學習。
日月輪轉,一個孤單而堅強的背影“紋絲不動”。
1月9日13:45,由武漢客運段擔當值乘的G1716次列車終停上海虹橋站,在迎接旅客上車過程中,虹橋站工作人員送來兩位盲人旅客張女士夫婦,在車站值班員、高鐵工作人員的接力護送下,夫妻倆安全抵達目的地。
1月11日 ,水滴小善日年度盛典舉行,武漢晚報獲年度助善愛心媒體。每年1月11日的小善日年度盛典,是水滴向所有愛心用戶善行善舉的致敬,并呼吁社會各界從身邊點滴小善做起,傳遞愛與溫暖,共建美好社會。
大喜村村民陳珠香今年50多歲,在村里種過地、幫人辦喜宴、外出當保姆,都沒掙到錢。如今憑著一手好廚藝,她在農家樂里看到了希望。
“感謝下沉黨員和社區為我們送來防疫物資,給我們老兩口解決了大問題。